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解剑潭再获屠龙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那股冲激不休的大力,似乎分散了一点。这时他本能地运力双足一蹬,右手一式“仙侣解佩”破开一道缝隙,左手向上折去,使出“焦明冲天”之式,一股跃力,冲破头顶压力。

    三下力量一凑,但见他犹如激矢冲波破浪,毕直向潭顶射去。

    要知他的轻功绝妙无匹,已能跃达五丈之高,这一跃已运全力,同时双手招式巧妙,将压力均化解于无形,是以等如在平地努力腾身一跃,刹时穿过这层漩涡,又一径穿出上面两丈深的静水,破波而出。

    头颅一穿出水面,立刻张口换了一口气,回首回望,不由得叫声苦,原来此时人在潭中心,四面距离岸甚远,无法腾登岸上。

    仅有一点令他稍觉安慰的,便是潭边石亭静悄悄屹立,已没有半个人影。

    他的人影有如昙花一现,转眼又沉没人水中。水泡如一串珍珠似地冒升上来。

    底下那层漩涡,只一刻工夫便转得他不知东南西北,但他沉住气,卷曲身躯,任得水力将他冲卷涌驶。

    好不容易又沉到水底,他睁大眼睛,等候机会来临。

    眼前一黑,原来是一块高丈寻的大石,挡住去路。韦千里微微一扭,只因此石棱角锋利若将撞上去,虽然不死也得受伤。

    说时迟,那时快,韦千里两臂叫足劲力,右掌向大石击去,左掌却一式“分花拂柳”化解冲来的水漩巨力。

    微闻轰隆一响,那方巨大的石头,被他以内家真力震得移开尺许。

    韦千里身躯已经轻轻贴在巨石上,这时他便发现漩涡水力的厉害,在于水中的人或物因无法用力,因而越冲越快,越快则冲力越大。此刻他附身石上,足需以一掌破解掉六成水力,便毫无压死之虞。

    刚刚发现这一点,蓦又想起这方巨石既能移动,则附在地上之力不大。大凡体积越大之物,因受冲击的面积加大,是以压力更大。既然这块巨石并非生根潭底,何以又能屹立?

    凝眸一想,便低头观查,忽见石根处现出一个洞口。他沉下一点,脚踏在洞口边缘,便发现那洞口似乎相当大,却被这方巨石遮住,若非他一掌震开尺许,便连这一点洞口也看不见。

    他收回左掌之力,身躯移离石头数尺,水力汹涌冲至,韦千里趁势以左掌发出一股外力,顶住漩涡水流的冲力。

    这一来,他的身躯便猛然向大石撞过去。韦千里拿捏时候,右掌疾击出去。

    他巧妙地将本身力量以及左掌感受到的漩涡冲力,都移到大石上。

    微听隆隆一响,大石又移开两尺。

    这时他可就看出这块大石敢情其下有根,深插潭底,但根幼身大,故此可旋转而不会顺流而去。

    底下的洞口大了两尺,间有隐隐彩晕映人眼中。

    韦千里右掌用力,向石上一按,卸了涡流冲力,沉人洞中。

    只见此洞甚大,但光彩泛射,全洞俱亮。

    洞中水温暖如春,登时都觉得舒服无比。

    彩光照映中,洞侧有一条长达两丈,径粗两尺的黑鳞怪物,僵卧不动。

    这条乌鳞怪物头上有角,腹下两对巨爪,隐泛乌光,看来锋利异常。

    韦千里大吃一惊,想道:“这不是传说中被纯阳真人用屠龙剑杀死的蛟龙么?呀,它的尾巴果然断了一截,看来传说中竟然不诬。只不知它现在是否已死”

    他暂时不看那条形似蚊龙的怪物,转眸四望,只见彩光来处,竟在洞中央的地上。

    洞中的水不但温暖异常,而且具有浮力。一如寻常江河之水。

    韦千里飘过去,只见彩光发射处,竟是一颗龙眼核般大的浑圆珍珠。这颗珠嵌在一枝满是绿苔弯曲枯枝上。

    他俯身捡将起来,那根枯枝软绵绵的际鳞奇物,以及那颗彩光流转的珍珠,直向洞口飘去。

    最奇怪的是彩光到处,他虽在水中,却犹如在陆地上看物,同时还有一种舒适的感觉,虽是屏闭住呼吸,却十分自然,一点也不难过。

    韦千里回头看看那条僵卧不动的龙形怪物,心中急于离开此洞,咬牙跃出洞外,方要扶住巨石,免得被漩涡冲走。

    哪知身外一轻,竟然全无压力。

    韦千里有点欣喜欲狂,横走数步,如履平地。

    如此现象,分明是手中珍珠之力,他四顾一眼,走到潭边石壁下,用力往上一纵。

    呼的一声,一条人影挟着一条五彩缤纷的光晕,破水而出。

    这一回因是缘壁跃出水面,故此他毫不困难,便上了岸边。

    手中珍珠彩光立时收敛,他狂喜地刮掉那根形如枯枝上的绿苔,转眼间,现出真相,却是一条软绵绵的暗红细鳞剑鞘,长达四尺。

    那颗珍珠用一根细如人发的金线穿系着,可以放人剑鞘口内一个特制小囊内。

    他的眼力不比寻常,已看出系珠的金线,竟是由数股更细的金线绞在一起而成。由此可知原本极幼,竟不知是何质料。

    潭中忽然起了一阵奇异,韦千里向潭中望去,只见整个解剑潭都泛现出漩涡,汹涌急转。

    他大吃一惊,想道:“莫不是那条纹龙复活了?啊,不好,那条恶龙若是复活,因这颗骊珠被我取出之故。如果那条恶龙能够离潭,带起大片水头,所过之处,皆成洪泽,我这个祸便闯得大了”

    想到这里,一身冷汗。

    韦千里昔日曾做佣工在黄河船上,因此常闻黄河决口时种种神话,而对于龙的传说,更是耳熟能详。

    据一般传说,掌管风雨的天龙,俱在大海或九霄之上。只有一些与龙同类异种的恶蛟之类,一旦从蛰伏之处出来,能带起千重巨浪,所过之处,尽成泽国。人畜田园,无一幸存。

    他亲眼见到洞中有条僵卧的蛟龙,正与传说中仙人斩龙之言相符,尾部被斩去一截。如是因这颗希世之宝的珍珠被他取走,因而引起大劫,也许在邪恶歹徒,认为并不要紧,但韦千里非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人,却不由得不骇出一身冷汗。

    他想了又想,面上神色阴晴不定,终于咬紧牙根,扑通一声跳下潭去。

    一落水中,手中珍珠大放光彩,照得一潭皆亮,纤毫毕现。

    他缓缓下沉,所过之处,漩涡立即消失。同时潭水也不复如以往般寒冷。

    韦千里更加感到这颗骊珠的宝贵处,真舍不得就此放手。

    沉到潭底,刚好在那块大石侧旁,忙移过去,乍着胆子跳人洞中。

    放眼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原来那条长大惊人的恶龙,已不见踪迹。

    他清清楚楚地记着那条恶龙,乃是卧在靠壁的地上,但如今空无一物。

    此洞巨大之极,约有十丈方圆,但凭着彩光照射,却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那条恶龙,体长逾两丈,还不是一目了然。

    韦千里在心中叫声苦也,眼光再射过恶龙曾卧之处,忽然心中一动,走过去细看。

    只见细沙上露一截红色的细剑,远看不经看,但走近一看,却看出是柄古剑。

    韦千里欣喜欲狂,忖道:“这柄剑本来深插沙中,又被龙身压住,一定看不见,但如今却自动露出来,敢是神物有灵,自知应该出世,故此显示灵异,让我韦千里看见么?”

    一边想着,一边伸手拔将起来。一道红光应手而起,虽在水中,犹可感到剑上寒气森森。

    这柄古剑长达四尺,宽仅两指,薄如纸片,但平持手中,却不弯曲软垂。

    韦千里略一挥动,红光闪闪,发出丝丝刺耳之声。

    韦千里已具内家上乘身手,登时声出此剑锋利无比,在潭水中挥动时,宛如在空气中极快地挥动,而生劈风之声。莫非极为锋利,纵是内家高手,也无法在水中挥剑劈水发出这等声音。

    他奋然想道:“这番可以和那恶龙斗上一斗了,此剑名为屠龙,它还能不怕吗?”

    主意一决,立刻出洞,左手举起珍珠照射,右手持剑,小心翼翼地四面搜索。

    珠光到处,潭水静止不动,清澈异常。

    忽见靠右边的潭壁下,嵌着一截长大的身影。

    韦千里在心中大叫一声,持剑疾扑过去。他左手持珠,举在身前,潭水竟无丝毫阻力。

    转眼间已扑近,谁说不是那条恶龙。

    韦千里不敢冒然迫近,先站定观察。

    只见那恶龙浑身黑鳞,在珠光照耀下闪耀出万点乌光。

    两对利爪扣住潭底石头,双眼大如碗口,睁眼瞪着韦千里,似是伺机欣动,但又不敢神气。

    韦千里心跳加速,自家也可听见声响。但他想到此龙一定害怕手中珍珠,故此空自瞪大眼睛,却不敢妄动。

    一人一龙,相持了一会工夫。

    韦千里暗暗对自己道:“韦千里啊,也许今日你真个要归天了,但这有什么法子,你总不能因贪心之故,而任得恶龙肆虐,淹死无辜乡民啊!”他一面叨念,一面遂步移动。

    恶龙的双眼瞪得浑圆,但有一点非常奇怪,便是它由始到终,全不动弹。

    韦千里已近到六尺之内,右手稍沉,剑尖直指恶龙。

    陡然远足内家真力,但见剑尖微颤,蓦地刺向恶龙那颗巨大的头颅。

    嗤地一响,剑尖已刺人恶龙双眼之内。

    韦千里防那恶龙反击,疾然闪开。但觉手中屠龙剑锋利无比,利人龙头中,如戮豆腐。

    那条恶龙动也不动,眼睛也不动转。

    韦千里心中叫声怪事,想道:“这恶龙生像已死,但不可能啊,如是已死,又怎么能从洞中出来?”

    这时他闪在侧边,复又一剑砍去。剑光过处,把龙身划开一道口子。

    龙身上毫无鲜血流出,他沉住气,放大胆子迫近去,挥剑一划。

    那么粗的龙身,立刻分开,韦千里眼光到处,只见龙皮之内,空空洞洞,只有粗大的白骨,全没半点血肉。

    韦千里这时才敢确定恶龙早已死去,而且年代极久,故而除了驱壳保持原状之外,内中的血肉均已朽腐化掉。

    他若知这条龙的皮,可以制成刀枪不人的盔甲,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但韦千里一则不知,二则大为欣慰恶龙已死,他可将屠龙宝剑携走,高兴得想不起别的事来。

    他这柄屠龙剑乃本是玄门无上降魔之宝。剑鞘上的骊珠,有镇水避火之灵效。故此当这颗骊珠尚在洞中时,洞中潭水平静异常,丝毫不受外面漩涡急流影响。但当他取出潭外,漩涡便卷人洞中。

    却因该洞甚大,是以影响整个潭的潭水,连上面那一层本来平静无波的水面,也起了漩涡,发出异声。

    那条恶龙遗骇,因血肉已化,是以份量甚轻,被水流一卷,便出了洞外。

    韦千里焉能得知此故,是以庸人自扰,虚惊一场。但错非他心存忠厚善念,那柄屠龙剑会否到他手中,也成疑问。

    他大大放心,吐一口气,水泡直冒上去。这才惊觉此身仍在水中,为之暗中失笑,正待转身离开,忽然瞥见那条乌龙四只脚爪,乌光闪闪。

    韦千里福至心灵,过去挥剑一削,红光过处,五只利爪掉下来,长约两寸。

    通通削下来,一共是二十枚,他放在囊中,然后贴着石壁,尽力一跃。纵出潭外,长剑点在石壁下,微一借力,便上了岸。

    宝剑归鞘,斜挂背上,这时发现一身衣服都尽破碎,大白天如碰见人,一定把人吓坏。

    但他还是兴高采烈,反正这地方甚是偏僻,便准备到夜间才动身人城,不拘什么法子,先弄一套衣服用用。

    取出一枚龙爪细看,只见这枚龙爪体长约两寸,有一点弯曲。尖端锐利无比,乌光泛射。

    试将之向石头上击,火星溅射中,石上已陷了一个洞。

    韦千里大喜想道:“这桩暗器,不论任何护身硬功气功,都难以抵挡,还有这柄剑”

    想起背上的屠龙剑,心痒难禁,便撤出来,随手使了两招,就劈风之声,特别尖锐刺耳。

    他更加开心,试以九阴掌法,改变为剑招,起手两招甚是顺手,第三招星移斗换,剑光在上盘转个大圈,跟着第四招是卞庄刺虎,满宝剑光忽然尽敛,化作一道火龙似的,向前疾射出去。

    只听他咦了一声,满脸俱是惊异之容,怔怔地凝视手中的长剑。

    原来当他一剑电射出去之时,突然感到剑身厚度不够,故此急剧变招时。力道不顺,未能直达剑尖,甚且有点软软弯垂之感。

    这一招如在对敌时,乃是险着,倘若真气不能贯达剑尖,不但无能伤敌,甚至要反被敌人乘隙攻人,死无葬身之地。

    他怔了一会,认为自己必需熟谙此剑性能,方可用以克敌,否则神物虽得,却不能致用,岂不可惜。

    于是他用心地练起来,一招一式,俱是全神贯注,运足真力,心眼手合而为一,慎重之极。

    可是多使数招之后,便发现不仅是早先那一招才会真力不贯,其后还有不少招式,也有同样毛病。

    这个俊美的年轻人有点急燥起来,寻思一会,又继续舞剑。

    要知剑乃兵器之祖,易学而难精。韦千里一身武功,虽然已人高手之列,但若以掌招溶入普通剑法中,尚可不失真髓,威力仍在。然而目下他这柄宝剑,乃是玄门上古异宝,形式尺寸俱与常剑不同。其中大有学问,并非朝夕间便可领悟,他虽具有绝代身手,却仍难立刻摸出此剑特质。

    看看炼到天色全黑,肚腹早已雷鸣,饿得他兴致已失,随步走到石亭中休息,只等再黑一些,他就直奔襄阳,设法弄一套衣服穿了。

    这座石亭因有那边纯阳寺的道士打扫整理,是以尚称整齐。

    亭中间本来竖立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副图画,乃是记述昔年纯阳真人解剑屠龙图。但方才已吃长蛇阮伦一掌击折,是以满地俱是石屑。

    那方折断了的石碑,已经飞到石栏边,幸有石栏挡阻去路,是以没有跌坠泽中。

    韦千里走过去,俯身捧起那块石碑,走回原处,竖直放好。他的用意是免得明日被神神神祠道士发觉之后,大惊小怪起来,惊动世俗。现在放回原位,因折断处并不平稳,是以嵌回原处,不易发觉,也不易推倒。

    但刚刚放好,便又皱皱眉头,怀疑地瞧着那方石碑,随即再次捧起那块石碑,摇动一下,只听石碑中籁籁发出声响。

    他耸耸肩头,想道:“这一定是当年那个刻碑之人,捡了一方坏石头,竟然中有洞穴,是以摇动时发出声响,我不须多管这些闲事。”

    现在兴致大减,只因除了在剑法上,遭遇上莫大困难之外,他又没有炼过暗器,这二十枚利可催石成粉的龙爪,在他手中,等如是暴殄天物。

    他等了好一会实在忍不住腹饥,便开始动身直奔襄阳。

    不久便望见满城灯火,韦千里想想自己身上实在太不像样,只好在路旁一处阴影中蹲下来,等候那灯光灭却大半时,才越进去。

    蹲了好一会,忽然三条人影,疾如电逐星驰,转瞬间经过他所蹲之处,疾然隐人他来路的黑夜中。

    韦千里看出这三条人影正是迫他下潭的三个老魔头,心中大凛,屏息不敢动弹。等他们走过之后,长长透一口大气,道:“幸亏我没有直闯入城,否则不迎面碰上才怪哩!”

    暗自庆幸之后,却又仿惶起来,不知自己是立刻进城好,抑是再等一会。

    他犹疑了好久,还不能决定,忽然又听到微轻的步声,从远处直奔襄阳城。

    韦千里并不在意,只因那三个老魔头脚下轻灵已极,虽然到了近处,仍然难听到声息,故此不加以注意。

    但步声却移动得快如奔马,转瞬间已来得切近。

    这等速度,错非那三个老魔头,决难办到。诧异之下,回首观看,赫然三条人影,一高两矮,有如奔雷逐电般飞驰而来。

    但见那个高得惊人的长蛇阮伦,肩上托着一方形如早先那方石碑的东西,但却用一件长衫裹住,是以看不出是什么东酉。

    这件东西一定甚重,故而那长蛇阮伦,为了要跟上双首人蛇毕相和七步追魂董元任两人,脚下便无法不弄出声。

    不过这仅是韦千里这等高手才听得出来,其实轻微地比落叶之声大不了多少。

    三个魔头一言不发,转瞬间又掠过他匿伏之处,直奔人襄阳城去。

    韦千里本来一肚子义愤,皆因他以长蛇阮经肩上之物,乃是一个人,但细看之下,怎样也看不出半点人形。

    当下不肯轻举妄动,等他们过去之后,又舒了口气,耐心等候。

    好不容易觉得城中灯火已稀,他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便向城中扑去。

    人了城中,街道上已静无人迹,他斗然一怔,想道:“如今店铺俱都关门,我到哪里去买衣服?”

    这个问题看来不大,其实却不易解决。

    因为韦千里曾在镖行中混过,知道自己半夜三更去敲门买衣服,一定令人疑惑,不须天亮,黑道中人以及六扇门中的眼线,都会得知此事。

    那七步追魂董元任乃是天下黑道盟主,若听闻此事,又问出他的相貌,岂能不知他已逃脱大难?

    如若被他立刻得知讯息,又将一场大麻烦,动辄连背上的屠龙宝剑也保存不住。

    有这种难题,他便不敢惊天动地去拍开专卖衣服的店铺。

    他皱着眉头,无目的地在黑暗的街道上走着,蓦又发觉如此躇踌在大街上,也是惹人注意的事,便急急忙忙折人一条小巷去。

    七转八转,已不知转到什么地方,四下已是穷巷陋室。

    忽见一座菜园,灯光闪射出来,他走过去一看,原来在那菜园中,一间破屋子,里面还点着灯火,从窗户中透射出来。

    窗前一个人伏案而坐,有时低头沉思,有时仰面向天,摇头摆脑。

    韦千里认为这个人八成是疯子,正要离开,忽听琅琅出声,传人耳中。

    他停住脚步,侧耳而听。只听那人读孟子那几句天之降大任于斯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饥其体肤”

    韦千里微微一笑,兴起同情之感。要知他当年在榆树庄中,有个书呆子的外号。其后为衣食而奔走江湖,也自日夕不释卷,故此对于落魄而多幻想的读书人,他最能了解其中苦况和心境。

    这个书生苦读至今尚不就寝,可以想见其用心之苦,而其境遇之惨,却也可从菜园中这间破房子而看出来。

    他微笑走过去,悄无声息地掩到窗边,只见书生相貌诚厚,五官端正,福泽甚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