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挣扎几下,一口气泄了,又软倒在地。张然羽松了口气,正上前相劝,却见那青年自觉手足疲软、无法动弹,不觉悲从中来,泪落如雨,仰天狂呼道:“我既如此没用,不如死了干净!”周身上下陡地生出一股力气,从地上一跃而起,直向墙上撞去!
张然羽和醉道人忙死死将他抓住,只任他挣扎,却不言语。待这书生自己哭喊得累了,这才看清眼前景况,心知是这一老一少救了自己,挣扎着便要下跪拜谢。醉道人将他拦住,言道:“这位小友,你身体不适,不必多礼。不知小友如何称呼?究竟遭遇何事?”
那青年面色灰败,长叹一口气,缓缓答道:“在下名叫裴元,乃是读书之人”
原来,这裴元自幼家贫,父亲早亡,乃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更省吃俭用,请来师傅教其读书识字,只盼能博得功名,光宗耀祖。而他聪颖过人,又勤勉好学,往往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对世情政略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几年前于乡试中崭露头角,颇得师傅厚望,但他为人极是孝顺,眼见母亲体弱多病,一直在家侍奉,村人皆为其孝心所感,原有意推举其为孝廉。只是当时朝廷举出的孝廉,往往难脱舞弊,逐渐流于一种浮在表面的致仕捷径,裴元得知,怒发冲冠,道:“子女孝敬父母,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岂可因此而领受朝廷封禄,倒显得我裴元乃是那沽名钓誉、假意奉亲之徒!”
自此,裴元令名逐渐流传开来。今年年初,裴元的母亲积劳成疾,终于药石无灵,撒手人寰。她心知儿子为自己已然耽误了科考,而自己死后,依照风俗子女当为父母守孝三年,未免一拖再拖,误了儿子终身。于是临终前,她授意儿子请来村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先生,言道:“我儿若真孝顺于我,当于我下葬之后,即刻上京赶考。否则便是有违我意,乃是不不孝之至。”见裴元流泪应允,当即含笑而逝。
说至此处,裴元抹了一把面上泪水,续道:“自母下葬,在下便含泪打点行装,赴京赶考。不料在雍州城外树林内,遇上一伙强盗!小可身边所带盘缠尽数为其所劫,所幸那强盗见我乃是读书之人,听闻我流泪相告,饶过我一条性命。当日母亲尚在之时,曾将我家祖传玉佩缝在我腰间,乃是一位行脚僧告知我母,以此秘方可保我平步青云。在下虽觉此事荒诞,并不可信,但不忍拂逆母亲一片心意,故而未曾取下。而正因如此,在下身上唯有这块玉佩未曾被强盗抢走。”
醉老道和张然羽愕然相顾,这雍州城外树林的强盗,可不正是被自己打劫的那一伙“强盗”?老道气得牙根痒痒,心道:“早该想到,这帮强盗虽未伤人命,却也是害人极深,当初就该”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收拾那帮强盗,毕竟他们罪不当死,而让他们散伙,再不做强盗也不现实。左右还是自己这招妙,可以大大的震慑那帮强盗,也算是施以惩戒。
正自计较,又听得那裴元道:“那玉佩,传说乃是仙人赠与我先祖之物,珍贵异常。在下无奈之下,只得将这玉佩送去典当,只盼换得些钱财,上京赶考,取得功名,再来赎回此物,也可了却母亲遗愿。却不料那当铺朝奉只一照眼,不待在下同意,便吞下了我的玉佩,只从柜后扔给我两百个铜板!”他神情激动,愤然道:“我见状与他理论,他却横蛮无状,命人将我打了出去!可怜我一介书生,下不能达成我母遗愿,上无力守护先祖遗物,如此无用无能、不孝不悌之人,又有何面目苟生人世!”
言毕,他不禁又掩面痛哭。
张然羽心中怒火燃烧,再也按捺不住,起身便欲去找那朝奉理论。他自幼长于山林,那里民风纯朴,相邻和睦,便是连吵架脸红之事,也是少之又少,又哪里见过如此不公之事!
谁料醉道人戟指一点,先将那书生弄昏,以免其再寻短见,方才淡淡道:“然羽莫急,先去查探一番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