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吴互与费阁老请见陛下!”一个老内侍佝偻省牺侧埋头处理书案上高高两探奏章的高宗李治禀告道。
“他们回来了?”从书案上抬起头的李治满脸喜色地道“快快让他们进来。”
“是,陛下!”老内侍躬身走到门前喊道“陛下宣吴王、麦阁老觑见!”喊完后自己站在宁心殿门侧,双手相搭置于腹前,双眼微闭不再话。
“臣,参见陛下!”李恪与麦仲肥进殿后,站在李治的。
“你们总算回来了,这段时间把联给憋得”满脸喜色的李治本想站起身来,但扫了一眼殿里的内侍和宫女后,一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陛下!”四个宫女,三个内侍行礼后退出宁心殿,那名老内侍出门后从外面把殿门带上。
李恪满脸笑容地站起来。走到两人面前。挥手道“好了,都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等两人平身后,李治问道“你们两个这次可玩的挺好?”
“呃,陛下!臣等是去视察水军,怎能是去玩?”李恪急忙辩解道。
“皇兄你是去视察水军了,那你呢?仲肥?”李治带着笑问麦仲肥。
“臣自然也是去视察,那个陪同吴王殿下去视察了。”麦仲肥急忙也回答道。
“呵呵!你们坐吧”李治转身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谢陛下!”两人落座后李治问道“程名振那里情况怎么样?此战有把握吗?需不需要再给他添些兵将?””士气不错,应该问题不大。他也没要求再添兵。”李恪回答道。
“不过,陛下还是做好添兵的准备吧!臣感觉此战不是在短期内能完成的。”麦仲肥接着李恪的话道。
“呵已经在做准备了,今年扬州等地稻米大抢。联已经下诏命当地官府收购民间多余米粮转运登州,以备战场不时之需,同时在云、沧、平、营四州招募兵勇随时准备支援。”李治得意地道。
“的下圣明!”麦仲肥与李恪急忙插马屁道。
“仲肥,依你看此战需要多少时日?”
“臣估摸最少需一年半时间。”
“这么长时间?”李恪惊异地问道。
“一年半恐怕都不一定够。那里到处是山林,道路崎岖难行,不利于大军展开,骑兵的作用相应也难以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敢胆大妄为。”麦仲肥给李恪分析道。
“仲肥原来也知兵事。联曾问于司空李绩,他所言与仲肥所言相若。”李治头道。
“呵一直认为仲肥擅长治理,却没想到对兵事也有了解啊!”李恪有些羡慕地道。
“麦仲肥白了李恪一眼道“我大也参与过不少战事,茫茫草原、辽东山林也曾留下过我的英姿。”毒仲肥大言不惭地道。
“切”李治与李恪一起学着麦仲肥的口气吐气出声。之后三人大笑。
笑过后李治道“此战结束后。四境皆安,联当与民修养生息。”
“陛下,此战过后陛下还当再做两件事情方可与民修养。”麦仲肥正色道。
“哦?还有何事?”李治与李恪一起望向麦仲肥。
“封锁吐蕃,助波斯复国。”
“这样做有何意义?”李治好奇地问道。
“吐蕃经过几年的偃武修文国力渐强。最近频繁骚扰周边,更将吐谷浑东面大片草场夺取”不等麦仲肥完,李治就笑着打断道“如此岂不是好?由他两处相斗便是,与我大唐何干?正可坐山观虎斗。””陛下,这样可不行。”
“为何?”
“吐蕃所处之地荒凉贫着,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他们的人口与展。如果任由他们占去吐谷浑之地,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此国对我中原将是一害。”
“哦,这些联却不知。那该如何应对?以为吐谷浑收服失地为由出兵讨伐?”李治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那也不必。即使能够占领吐蕃。却很难治理此地。”咱现在又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之类,就目前来那片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不要也罢。“只需将其压回原属地。于其周边设置兵镇围堵即可,至于吐谷浑”实话,麦仲肥非常想把吐谷浑灭掉,却苦于找不到理由,吐谷浑被唐军打怕了,多年来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大唐作为东方的宗主国固然有他的好处。缺陷也是很明显,那就是出兵必须师出有名,否则就会落下以大欺无故灭人朝食等恶劣名声,这对大唐的领袖地位和威望都是不的损害。
毕竟大唐只是在东亚与中亚是最大的国家,但西亚还有新崛起的大食,再往西还有虽然没落但依然还有些威望的东罗马帝国。一旦大唐名声与威望下降,附属国转投其他国家,那就意味着兵祸四起。大唐目前虽然富裕,可也架不住连年征战的损耗,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即使你拥有再多的土地,可土地上没有人,那土地还有什么用?所以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战争也只能是一种威慑手段而不是可以任意使用的。
倒是可以从新降的西突厥调些兵马帮他收服失地。”麦仲肥接着把话完。
“哦,那帮波斯复国又有何意义?”李恪接着问道。
“帮波斯复国,只是把他作为一块缓冲地,一道屏障而已。”
“那这样做有何意义?难道我大唐还要与大食开兵见仗不成?”李治疑惑地问道。
“那可不准,也许现在不会,难保将来不会。”
“哦,仲肥的意思是帮波斯复国实际意义在于未雨绸缪啊!”李恪一脸醒悟地道。
“原来如此。”李治也恍然大悟地道。“好!就这样办,等东北面事情一完,联立刻着手处理这两件事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