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8章贞观二十二年纪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灭高昌一战作为侯君集的副手阿史那杜尔拒绝与主帅侯君集瓜分战利品。太宗皇帝送给他“清廉”二字,将一柄高昌宝刀送给了他“毕国公。头衔也落在他头上。对于唐臣来说“国公”是一生中最高荣耀了麦仲肥的县公可不能和国公相提并论并被授予鸿驴卿。主管外事和蕃务。坐上了大唐外交部长一职。

    这一次阿史那杜尔在葱岭一线设“四军镇”高调宣布“这里主权在唐。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唐疆界又一次推到葱岭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分离彻年后,大漠绿渊、天山雪岭又一次回归中原怀抱。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在太宗皇帝去世后灵柜运往昭陵那一天,长安内外,举世同悲。中原汉人泪流泉涌。外族使节血淌如注按照本民族传统,他们割发、戈脸、伤耳,为“天可汗。送行。

    正在这时候,一位高鼻深目的突厥人,从满地鲜血中走出,不仅毁容自残,而且恳求新皇李治,允许他自杀,殉葬昭陵,为先皇守陵,只有这一次阿史那杜尔才还原了“异族”的本质?

    活人为死人殉葬,是突厥一种野蛮风俗。阿史那杜尔要以这种方式效忠他心中的主人太宗皇帝,而且还是他正处于事业横峰时期,新皇李治被感动的泪留满面,他没有答应阿史那杜尔的这种请求,而是把他和贞观年间归附的其他位外族君主,雕刻成石像模样,树立在昭陵墓道上。阿史那杜尔高加索人的“深目大鼻。石像十分显眼,之后的阿史那杜尔一直深居简出,至死也没有回过家乡的阿史那杜尔最终实现了自己长伴昭陵的愿望。诠释了一个“异族。人的忠诚。

    此次西征历时八个。月,一举扫清了天山一线的叛逆,这里又回到了安居乐业的局面。而在这次西征中席君买共向漠南输送俘虏六万三千人,大大缓解了漠南劳力不足的忧虑?

    九月中旬参天可汗道漠南段正式竣工。同年九月黄河港城肥州城开始修建。西征所得龟兹、焉者、西突厥的俘虏成为肥州城的建筑大军主力。同一时间,从蒲州驶来的五艘平底大帆船试航成功,安全到达正在施工中的肥州城,卸下木材、瓷器等物后满载牛羊马匹返回蒲州。这标志着除了黄河凌汛期间以外,黄河水道航运可以正式开始了,以后将会有大量船只运行在这条航道。同月河套种植区喜获大丰收,经过几年的麦豆轮种后,河套平原上的土地已经由生地转成肥派的耕地,农产品将和牛羊肉一起成为漠南的重要食物。

    十月赤盐城竣工。麦海正式走马上任赤盐城刺史,麦阔被任命为赤盐城守将领镇北军一万驻防赤盐城,孟易扬作为赤盐城长史一同前往,毕竟这两个小家伙年轻,没经验,麦仲肥特意把在解州任长史的孟易扬给调了过来。参与筑城表现良好的二万土著奴隶免去奴隶身份。成为赤盐城居民,同时也是赤盐城第一批产业工人。同时盐场与碱厂也同时开工,这结束了漠南吃盐要靠用牲畜去周边州府去换的历史。

    十一月漠南酒厂竣工,麦仲肥抽调出五百表现好,且心思活泛的奴隶开始试生产,并许诺当酒厂一切正规后,这五百奴隶也将免去奴隶身份。成为酒厂工人。剩余的奴隶则被分散开到劳动力密集,重体力的各矿场、砖瓦厂等地做工。尤其是煤矿,现在很多工厂主要燃料就是煤炭。蝶炭的开采成了关系到漠南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十二月初西征镇北军返回漠南。

    缴获牛羊马匹、骆驻等无数。同时从长安传来兵部尚书、紫金光禄大夫、英国公李绩被贬为叠州都督的消息。宰相级的官员突然被任命为一个偏远地区的地方官,而且,这个任命毫无来由,连随便编造的贬官理由都没有。突然被连降数级再加上实质上的流放,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对于一个立下赫赫战功,威望极高的功臣就更是如此,而李绩却什么都没说,就乐呵呵地上任去了。

    这一怪异现象立刻引起了麦仲肥的注意。李绩犯错误了?根据麦仲肥对李绩的了解,这人堪称老狐狸,是绝不会受人以柄的,这从没有贬官理由这条可以看出来。

    难道是他有什么言行触动了太宗皇帝那敏感的神经?如果是那样就不是贬官这样轻了。到底太宗皇帝和李绩之间有什么猫腻呢?其中会不会牵连其他别的东西?

    在密室里转悠的麦仲肥看到了太宗皇帝临走前给自己留下的锦盒时,心里一动?恩。应该是这样错不了的。

    早在一个月前在长安皇宫里一座偏僻的小殿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殿里面则是一脸阴沉的太宗皇帝正在教育着忠厚的太子李治:“李劫的才能绝对可以安定江山。但是你对他素无恩德,只怕他以后未必肯老老实实给你卖命。这样的人能用最好,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绝不能让此人得到任何权利。你舅舅会全力辅佐你,但难免会大权独揽。还有麦仲肥那小子对我们父子绝对忠心,父皇已经托付给他一件要事,但他一个,人办不成还耍给他找个帮手,本来李绩是最佳人选。只是这个李劫一直让联摸不清。现在联先把他贬官到外地。咱们一起来看他的反应。如果他二话不说,即刻出发,那么联还会交给他另一件事情,联百年之后。你当将他召回,并任命他为尚书仆射;但是如果他拖延不愿前往,那就当机立断,直接除掉他!”太宗皇帝又想起玄武门之变的前夜,自己苦求李靖与李绩时的情景。

    “父王!儿臣倒觉得李绩可以作为制衡舅舅的人选。如果他只是拖延但并不是不愿前往我们就除掉他岂不是太可惜?毕竟长安的繁华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抗的。当然,我那个喜欢胡闹的老师除外。”李治说到这里嘴角带上了一丝微笑;

    “我儿说的不错。所以我们必须知道李绩的真实想法。如果他完全听命。我们都可以放手让他施为,而且他将不只是你所说只是制衡你舅舅那么简单。如果像你所说贪恋长安繁华而不听王命,这种人要来有何益处?至于仲肥那小子,他那是为了自保,主动放弃繁华的长安,繁华的生活也要有命来享受才行!冠大而根不深,风吹必倒啊!树尚且如此,何况在权利争斗中呢,这小子就是看清楚了这点才主动去塞外的,所以联才给他那么大的权利,任他在漠南施为,即可作为我大唐屏藩使用,又可解决归降的人口安置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在漠南根本翻不起大浪来?这御人之道我儿你要多用心揣摩,把手下的人用好了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一个好的帝王并不需要多勇猛、多聪明,但必须会看人、会用人。”太宗皇帝轻轻拍了拍李治的肩头,直视着儿子的眼睛说道。

    “是,儿臣多谢父皇的教诲。”李治斟,说道。

    “你天性胆忠厚,作为普通人本是好事。但却是为帝王者的弱点,联不得不为你铺路,哎!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太宗皇帝眼里满是担忧之色。

    “父皇但请放心,儿子还有恪王兄,恪王兄机敏、果决当可为孩儿分忧。”李治抬起头说道。

    “恪儿恐怕你那舅舅难容于他。联百年之后他的性命只在你手间了。”这一玄的太宗皇帝一改往日的洒脱风范,一脸的落寞无奈神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