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章忽悠人的太宗皇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卜为东征部队总指挥官的李积也坐不住了,他货得必经:二示层的意见如实反馈给老大太宗皇帝。

    李积带领着几十名将领联名向太宗皇帝请求按照既定方针办不要随便更改,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矛盾的焦点:“将士们不惧死亡、争先恐后地奋勇冲杀。为的便是陛下您先前的承诺可以抢夺城中的男女和财帛。现在眼瞅着城池被攻破,您却决定接受他们的投降,并且还不准将士们按照先前的承诺行事,只怕会令众将士们失望啊!”言下之意,人心散了只怕军队不好带啊,如果就此引起哗变,那可是什么都完了。由于此语过于敏感。李积暂时忍住没说,但眼前的唐军群情激愤的事实。他相信太宗皇帝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看着将领们脸上明确表示出的不满与不解,太宗皇帝点头郑重地向大家道:“将军之言是也!”

    听到这里。将领们纷纷面露喜色:好,等得就是您这句了,那咱们还是回去准备开狂欢派对?

    “但是”这当手下的就怕领导说这个词,这个词一出。那基本预示着希望要落空。将领们刚冒出的笑纹僵硬在脸上。“放任士兵杀人放火,掳掠城中人的妻子儿女,联还是于心不忍。”

    得!又之空欢喜一场,大家准备散了吧。说到头还是白干了,回去洗洗睡吧。

    看着手下将领脸上的失望,作为能够控制整个,大唐局面的太宗皇帝,他怎么能不知道自己手下心里在想什么?处理这类事件一定要以理服人。同时也要充分兼顾到手下们的物质需求。他接着说道:“作战有功的将士。联已下令用国库中的钱财进行赏赐。还希望将军们能宽容的接纳全城的百姓,饶过这一城的生灵庶因将军赎此一城吧!”

    狂欢是没有了,但奖赏还有,这多少让唐军将士们心里好受点,而且太宗皇帝并没有马上下令进军,而是很体贴地命令全军原地修整五天。这五天里。白岩城的饭馆和妓院人满为患。

    白岩城除了城中的老百姓外,所有俘获的高句丽军队也都得到了优待: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留下的。爱去哪去哪吧。于是。继辽东城之后,白岩城改名为岩州。由孙伐音出任岩州刺史。白岩城也被并入了唐朝的版图。

    对太宗皇帝遣散俘虏这种做法,麦仲肥有很大意见。这可都是好劳力啊!弄到漠南草原上那可是有很大用处的,他现在当奴隶头子当上瘾了。可他试着提出建议时。却遭到皇帝和大臣的一致反对。理由就是养活这些人就要把军中存粮分给他们,那很浪费。

    看到没人支持自己的建议,郁闷的麦大夫只能一个。人躲在没人的角落里画圈圈,以此来诅咒这些鼠目寸光的人们。

    五天的修整很快过去了。接下来要对付的便是驻扎在安市城今辽宁省海城市内的高句丽军了。

    可泉盖苏文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安市城一失守,后面的城镇根本就无法挡住唐军的脚步。最后只能和唐军争夺鸭绿江滩头了。而唐军的水师却不是他高句丽能抵挡的。所以他调集起高句丽倾国之兵十五万由猛将高句丽北方总督高延寿统帅,以急行军的模式快速增援安市城。

    这个安市城主杨万春中国及朝鲜史书中均失安市城城主的名字,朝鲜民间传说此人名叫杨万春。机敏果智,手下的部队也是练有素,算得上高句丽国里的一只精兵。泉盖苏文政变成功后,高句丽的其他城主主将都向泉盖苏文上了效忠书,只有这个杨万春拒绝接受泉苏盖文摄政,并且骂他是国蠢。泉苏盖文大怒发兵攻打安市城,却被杨万春的军队打的狼狈逃窜。泉苏盖文因此只好让杨万春继续担任其职务,安市城实际是个听调不听宣的角色。

    对于这个有着旧恨的城池,泉苏盖文之所以还调十五万兵来增援安市城。其实是想让安市城和唐军拼个,鱼死网破,不管那方失败都对泉苏盖文来说是个好事。他可是知道安市城的厉害。即使最后唐军胜利,那唐军也将是强弩之末。

    可他却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猛将高延寿却没有领会到他的精神。

    得到情报的唐军也在进行着相关部署。在御营内,太宗皇帝指着作战地图道“摆在高延寿面前的有三个选择:一是直抵城下,和安市城互为犄角,抚守高山,依靠城中供应的粮草与我军对峙,同时派出小股人马骚扰我军后勤补给。这样一来。我们不能迅速攻下城池。后方又有沼泽地阻隔,势必被困在这里。此乃他们的上策。”

    “中策是高延寿集合所有兵力阻挡住我军前进的步伐,一面疏散城中所有人员撤退,留给我们一座空城,以此来消耗我军粮草。”

    “再有就是不顾一切。和我军硬碰硬地来一场决战,一战定输赢,此乃下策。”

    “据联看来。彼等必行下策。如此则为联所擒矣。”太宗皇帝总结完。自信满满的说道。

    虽然大家对这一说法将信将疑,但是没有人反驳,却有一部分人将目光看向麦脑。发仲肥被看的莫名其妙,浑身不自在起来。心想“标“右戏做什么?我只是御营随行官员中的一员,又不是什么美女看他的人也是误会了。以为他给太宗皇帝掐算过,所以太宗皇帝才如此自信地相信高延寿会和唐军硬碰。

    高句丽营里也在探讨着如何与唐军打这一仗。高延寿军的对卢官名,相当于参谋长老将惠真道:“我听说中原大乱。群雄并立时,有位秦王无比神勇。他所率领的军队向来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四方信服,这样方才南面称孤,成为皇帝。现在他们大军压境,估计凭我军力量是无法抵御的。所以,依我之见。最好的办法便是坚守阵地,拖延时日,同时派出部队切断其运输线路。到时他们战无可战,后退亦不好走。那时出兵,必可不战而胜!”

    不得不说这老头确实有两把刷子。可惜,高延寿却很不以为然“岂不见我十五万大军声威惊天动地!汝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根本不听惠真的计谋。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和唐军大战。

    太宗皇帝站在高岗上用望远镜看着高句丽军全体出动恶狠狠地向唐军杀来,不由抚掌大笑:“吾计谐矣!”

    为进一步证明高延寿的观点是“正确”的,太宗皇帝决定再给高延寿吃颗起心丸。派铁勒木率一千骑兵前往应战,规定只许败不许胜,而且逃跑的样子要越狼狈越好。铁勒木接了这个,倒霉差事,满肚子不高兴,可也知道皇命难违,再不高兴也要配合皇帝陛下把这戏演好。

    铁勒木率一千骑兵去迎战高句丽先锋军,一边打一边呼喝喊叫。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拿出只箭来插在自己的皮甲上。之后抱着马脖子。招呼手下骑军撤退。其他骑军一看也赶紧配合着演戏。纷纷掏出些没用的东西扔在地上,随着铁勒木一溜烟地跑了。从远处看,这一千骑军真的象是被打的大败,连掉落的物品都不敢回来捡一样。

    果然不出所料,高句丽军见唐军如此不堪一击,大喜,放松了警惕。争先恐后地追赶。很快便追到了唐军阵地前沿,两军对垒。高延寿志得意满,狂傲之态溢于言表。命令士兵就地安营扎寨,告诉手下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给唐军一个深刻的教,让唐军认识认识他高延寿的猛将之威。

    唐营里太宗皇帝看着高延寿安营扎寨还觉得不够劲,露出了其一代枭雄的本来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