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引子

    2000年8月的一个午夜,只有少数几个知己知道号码的我的红色电话惊醒了我。青海西羌考古研究所所长许新国在电话里十分难过且忧急地告诉远在青岛的我:都兰吐蕃墓群中出土的稀世之宝七颗无敌法王石真言人头鼓神秘失踪了。

    我吃了一惊。我知道,七颗无敌法王石真言人头鼓是原始苯教的宝物,是藏传密宗的法器,是古代巫圣的象征,是护法神大黑天的标志,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都兰吐蕃墓群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注目的考古现场。

    我立即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另外几个曾经对吐蕃墓群格外关注的朋友。几天后,我们从北京、厦门、广州、青岛聚集青海西宁,踏上了漫漫长途,去寻找正在敲响的人头鼓。

    出发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部的周家泉原来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地方,名噪西北的马步芳水晶公馆就坐落在这里。后来,改革开放了,这里海市蜃楼似的突然就有了八百新居,九千商店,整天都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繁华的包围里,紧挨着灼丽的马步芳水晶公馆,有一个灰暗到如同失恋的心情的门洞。门洞上横挡着一面锈迹斑斑的铁门,仿佛是盖上去的,把里面屏蔽得严严实实。这就是西羌考古研究所的为人进出的门。

    考古研究所的铁门关着,永远关着,偶尔打开,那也仅仅是一条一尺宽的缝隙,吱呀一声,露出一颗两颗最多三颗人头来,地下工作者似的(这个比喻源于他们的工作,他们是深入地下挖掘坟墓的)左右看看,慢腾腾地迈出脚来,有点不知所措地走到人流如潮的街市里去了。

    不远处的小食品商店里,一个叫赵福海的伙计每每看到铁门里走出人来,就要禁不住地哎呀一声——他又一次想起了他的一个远房姑舅哥。那个姑舅哥曾经有一天站在他的柜台前,惊诧诧地叫了一声:大铁门里头有好东西哩。

    贼。赵福海当时就想到,他的这位远房姑舅哥是个见什么偷什么的惯贼。

    从此赵福海就捏了一把汗,就像盯着女人一样盯着那扇冷冰冰的铁门。他知道让贼惦记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他就一无所知了。

    铁门依然紧闭着,挖墓的地下工作者依然幽幽地来幽幽地去。小食品店的伙计赵福海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姑舅哥时,是2000年7月31号晚上。他看着对方衬衣里头横七竖八都是玻璃划破的伤痕,突然害怕起来,低声说:你到铁门里头去过了?

    他的姑舅哥满脸的肌肉动荡起来,恶狠狠地瞪他一眼说:你问这个干什么?

    但是两天以后,他的姑舅哥就进到局子里头去了,罪名自然是盗窃文物。据说他盗走了都兰吐蕃墓群出土的唐代菩萨图像织锦和波斯文字锦,还盗走了两件漆器和古藏文木简牍。他正准备带出西宁,就在火车站被藏獒支队的警察抓住了。人家好像认识他,问都没问,铐上就走。

    现在,小食品店的伙计赵福海看到,一辆新式的北京吉普鸣着喇叭飞快地驶来,停在了那扇铁门前面。铁门从里面打开了,走出一个满脸胡茬的彪形大汉,朝司机招招手。北京吉普开了进去。咣当一声响,铁门迅速关死了。与此同时,赵福海听到里面有人大喊一声:他来了。

    我走下北京吉普,看到博物学家罗山和我的朋友成金明正在考古研究所办公楼门前焦急地等着我,他们身边还有一位我从未谋面的穆斯林大汉。罗山介绍后我才知道他就是西北大名鼎鼎的房地产实业家马卫国。

    罗山说:你终于到了,从青岛飞到青海,海拔一下子高了许多,你有没有高原反应?你要有一些心理准备,什么都得想到,此一去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呢。而我是去不了了,我的心跳在心电图上变成了一匹野马,医生说千万别上唐古拉,上去你就下不来。不如我去跟盗墓贼打交道,有线索我立马通知你们。我只见过近代的人头鼓,没有见过唐代吐蕃巫师的人头鼓;吐蕃巫师的人头鼓上镶嵌着七颗最古老的无敌法王石,法王石也叫真言石,是七颗而不是六颗,是七字真言而不是六字真言,你说怪不怪?

    我说:我们这次一定要上唐古拉么?上了唐古拉山就一定能找到一千多年前吐蕃巫师的人头鼓么?

    罗山和马卫国对视了一下说:就要出发了,你怎么还不明白?

    马卫国憨厚地笑着,慢悠悠地说:不明白最好,做事情太明白,就没有意思了。

    这时孙学明从楼门里走出来,急咻咻地说:快来。

    我们疾步来到考古研究所办公楼所长办公室里。嗨,周宁,我们已有五年没见面了。嗨,张文华,我们已有八年没见面了。但是他们除了术业越来越精深博大了之外,外表上一点变化也没有,还都是一张直往女人心里年轻英俊着的脸。

    张文华说:你没看出来,我们等你都等得眼睛里充满了仇恨。我说:可我觉得这里充满了温柔。

    我看到王潇潇闪亮的眸子就像温柔的猫眼,笑眯眯地望着所有的人。我冲她打着招呼,正要过去握手,就听有人说:你怎么才来?我扭头一看,立马激动地喊道:“毛主席”你好。

    著名考古学家、西羌考古研究所所长、发掘都兰吐蕃墓群的主持人许新国长得很像毛泽东,演技也不错。我寻思他没有当一个特型演员肯定是中国电影界的损失,但要是他当了演员,又肯定是中国考古界的损失,相比之下,还是考古界不要损失的好。电影算什么?没有电影人类照样发展,但如果没有了考古,人类就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了——多么严重的问题啊。

    我和许新国紧紧握手。我看到长期的野外发掘把他的脸膛搞成了马家窑彩陶的颜色,看到他比过去胖了,将军肚也挺起来了。我说我们多少年没见面了?十年有了吧?他说是啊是啊。

    但是我们来不及寒暄,沉重的使命把这位考古专家锻造得全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婆婆妈妈,他神情冷峻地说:走吧,今天晚上务必赶到都兰县,明天一大早直奔吐蕃墓群。

    驰向古代吐蕃王国

    青藏公路从西宁到湟源峡一段,就像一条拖在地上的狼尾巴,渐渐地升高着。两边的山脉有壮美的造型也有绮丽的颜色——绿从山坡上淌下来,淌到我们身边就变成了水,那是湟水。湟水正在接近源头,那个清澈就好像是天地的爽气全部集中到了这里,然后炫耀似的哗啦啦响着。

    赏心悦目,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

    我们看到了佛尔崖上的佛雕造像,大概有十几尊。从雕刻的粗犷风格来看,佛像大约诞生在宋、元时期。佛像前挂着彩色经幡,人们叫它风马——最古老的经幡上都画着马,它们是行空的天马,它们会乘风破浪把人间的祈祷送达天堂或者佛前。这是我们此行看到的第一景风马。有风马的地方都是藏区,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古代吐蕃王国和唐王朝的边界就在眼前了。

    王潇潇说: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尊佛,是不是应该下去拜拜?

    许新国说:算了吧,这一路佛像多得是,有你拜的。突然他又大喊一声停车。

    我们这才发现佛尔崖下贴壁立着三个人,三个人手里都拿着铁锤和凿子。

    干什么的?许新国跳下车,断喝一声。

    那三个人扭头看着,似乎并不紧张。为首一个操着甘肃口音反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许新国凑到跟前,在他们凿出的痕迹上仔细看了看,怒不可遏地说:我要法办你们。说着掏出手机嘟嘟嘟地摁起来。他拨打的是以勇猛果敢著称西部的藏獒支队,这是一支由公安部门组建的专项打击文物盗窃和文物走私的快速反应队伍,作为专家,许新国是这支武装力量的文物鉴定顾问。

    三个试图凿下石壁佛像的人,鬼影一样消失了。

    许新国朝着奇石簇生的河川喊了几声站住,无可奈何地回到车上,忿忿地说:我要是有枪,先打断他们的腿再报案。

    孙学明说:毕竟这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