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周英杰能得到如此重用,在政协中层干部里是绝无仅有的,政协上下都很高兴,特意给他开了隆重的欢送会。接着组织部银副部长亲自出面,送周英杰往楚宁上任去了。

    全市政协会议日期倏忽而至,各项准备工作正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委员们早接到通知,即将启程赴会。作为政协副主席,冯国富当然什么都不用操心,到时坐主席台哪个位置,主持哪个界别的讨论,在哪间餐厅就餐,自有工作人员具体安排,自己只管按时出席就是。冯国富要关心的是那还未曾到位的另外五万元购车款,不知这次是否随政协会议经费一齐拨付到了户。本来想问问张柏松的,考虑到他是分管财税的副市长,找的人多,不好老缠着他,冯国富将电话直接打到了财政局贺局长手机上。

    这事张柏松打过招呼,贺局长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早已安排有关科室,随政协会议经费拨付到位。并且当面给政协财务科长交代清楚了,多出会议预算的五万元经费是原来没拨足的冯主席的购车费。

    得了贺局长的话,冯国富就去找分管政协经费的刘秘书长。刘秘书长开始还不肯承认,十分肯定地说:“会议经费确实拨了下来,是按会议预算拨的,并没有多出的款子。”冯国富一听来了火,黑着脸色道:“我刚才还给贺局长打过电话,他说随会议经费给我拨了五万过来。要不要再打一个,让他亲口跟你说说?”刘秘书长的口气这才软下来,说:“我也记不太清楚了,抽空给你去财务科看看帐吧。”

    冯国富仍站着没走,说:“别抽空了,现在就麻烦你带我去一趟财务科。”

    一个死钱,刘秘书长心里还没数,非得上财务科去?无奈冯国富大小是个副主席,钱又是他自己要来的,刘秘书长没法,只得陪冯国富去了财务科。

    财务科长先报了个数字,还翻出帐本给冯国富瞧了瞧。冯国富说:“我那五万元是不是包含在这个数字里面?”财务科长想打马虎眼,说:“拨款通知单上没有注明。”冯国富说:“这怎么好注明?我只问你,贺局长是怎么跟你说的?”

    见冯国富不好糊弄,财务才说了真话,说贺局长确实给他打过招呼。一旁的刘秘书长只好给自己找台阶,故意批评财务科长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没及时报告给我呢?害得冯主席问起来,我不明不白的。”

    财务科长吱声不得,脸上红了红,低下头去。冯国富知道是刘秘书长想将这五万元经费瞒一阵子,才叫财务科长打的埋伏,现在见瞒不住了,便一板子打到人家身上。不过冯国富没把话说穿,只说:“这五万元,包括原来到位的十五万元,是政府安排给我购车的专项经费,政协会议后,刘秘书长就去把车购回来,不然我让财政再扣回去就是。”

    这话冯国富说得平和,份量却不轻,刘秘书长只得又板了面孔,对财务科长说:“专款专用是财务制度,你当财务科长的比谁都懂,可别做违反财务制度的蠢事。给我记住,冯主席这笔钱先放这里好好摆着,谁也不能动一分一厘。”

    这又是屁话。刘秘书长分管财务,你不签字,财务科长怎么动得了政协的钱呢?

    从财务科出来,冯国富还不放心,去了主席室,想跟黄主席强调几句,这笔钱谁也不能打主意。却见秘书科的人坐在里面,好像正在跟黄主席商量政协工作报告。冯国富只好知趣而退,等黄主席有空再说。

    见冯国富不怎么费力,二十万元小车经费就全部到了位,政协里的司机都觉得冯国富厉害,不像其他领导,难得成什么事。给厉害的领导开车,自然比给没本事的领导开车强得多,司机们于是纷纷来找冯国富,强烈要求给他开车。

    小曹反正不可久留,冯国富也想物色一个合适的司机。却跟政协这些司机没打过什么交道,不怎么了解,暂时不便应承,只好拿小曹来敷衍。他们说小曹已经转干,人事关系又没在政协,迟早要回组织部的。冯国富知道机关里的司机见多识广,许多事情一眼就能看穿,拿小曹说事,不足以说服他们,只得说车子还不知在哪个方向呢,到时再考虑司机的问题。反正自己不可能从娘家找人给自己开车,肯定得在政协司机里找。

    在经济繁荣和人民安乐的大好形势下,楚南市政协会议如期召开。

    这天冯国富一早坐着红旗来到政协大礼堂前,政协一位名叫申达成的司机接完领导,刚泊好桑塔纳,见冯国富从红旗车里钻出来,立即尾随着追上台阶,跟进了会场。会议时间还没到,冯国富在台下随便找个位置坐下。申达成趁机凑过去,往他手上递烟。冯国富摆摆手,说已经戒烟。申达成将烟收好,说他也戒了烟。冯国富知道申达成的来意,却故意说道:“申师傅也是政协委员吧?”

    申达成讪笑笑,说:“我有资格当委员,却不做这个司机了。”冯国富说:“又没哪条哪款规定司机不能当委员。”申达成说:“冯主席想让我当委员也容易,把您的委员证送我就是。”冯国富说:“那行啊。”伸手要去摘自己胸前的委员证。申达成拦住他,说:“要戴委员证,会议秘书处有的是,怎好追着冯主席,横刀夺爱?”

    开了几句玩笑,申达成开始试探冯国富:“冯主席专车经费已全部到位,准备购台什么车?”冯国富反问道:“你是行家,你说呢,购什么车好?”申达成说:“现在是汽车时代,宝马凌志,奥迪蓝鸟,本田别克,好车多的是,可任意选购。”冯国富说:“好车当然多,可那得足够的数数。”

    数数就是数票子的意思。申达成说:“听说政府给了冯主席二十万元,今年小车降价幅度大,这个数能购部相当不错的小车了。”冯国富纠正道:“不是给我二十万元,是给政协二十万元。”申达成笑道:“说给政协也行。二十万元这个数不大也不小,若购部帕萨特,包括上户,完全可以拿下来。”

    冯国富见过帕萨特,款式还算大方,说:“帕萨特是不是很时髦?市委就有一部,好像是某市委领导的专车。”申达成说:“时髦倒谈不上,但在楚南这种不怎么前沿的地方,市级领导坐这样的车比较适合。又是德国货,正宗西德技术,安全舒适。”

    经申达成这么一说,冯国富还真动了心,暗想购车时,确实可考虑这种车型。此时会场已被填满,常委们也纷纷落座于主席台后排位置,只主席台前排位置还空着。有规模的会议都这样,台下与会人员总是最先到场,接着有关人物进入后排位置,最后领导们才肯露面,到主席台前排就座。

    会务负责人见时机已到,走到主席台侧的话筒前,吁请领导们上台。冯国富于是一边起身,一边对申达成说道:“有空的时候,我还得多向申师傅讨教小车知识。”申达成也站起来,说:“冯主席谦虚了,哪个领导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何言讨教?只不过我跟小车打过二十多年交道,多少知道些行情。”

    冯国富笑笑,向主席台走去。申达成紧追几步,说了最想说的话:“买了好车,冯主席可得考虑考虑我。不是我夸口,至少在政协的司机里面,我的技术绝对不在人下。”冯国富不置可否,抬腿迈上主席台。

    见冯国富从前面经过,已稳坐后排的政协常委们纷纷跟他打招呼,叫的叫冯主席,喊的喊老部长。叫冯主席的,多是来政协后认识的常委。喊老部长的,多系旧时熟人。还有出位过来亲切握手的,则多为权威部门的领导,是过去在冯国富的关照下,到得那个位置的。这些人很有意思,冯国富在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任上,他们暗中跟你来往密切,公开场合却若即若离,谁也看不出跟你有什么瓜葛。如今冯国富离开了组织部,他们背后不再来找你,公开场合则显得格外亲密,好像你是他们的亲爹似的。

    冯国富应酬着,来到竖着写了自己大名的小牌子的座位前。正要落座,李总笑嘻嘻走上前,喊声冯主席,同时双手伸了过来。照理李总是在冯国富的作用下,做上这个政协常委的,这样的场合不应该表现得如此亲热。也许他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以显示自己与冯国富不同一般的关系。如果有这个想法,那他就肤浅了,至少说明他还不怎么懂得官场游戏规则。不过冯国富还是客客气气地递过五个指头,让李总握住。李总莫名地激动起来,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岂料冯国富的手稍稍一缩,几个指头已经抽走了。

    李总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双手悬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又见冯国富目光飘忽,似笑非笑,像是不怎么认识你似的,难免几分尴尬。要知道,平时冯国富好像还算礼贤下士。尤其是在办公室和家里,总是那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领导架子。今天到底怎么了,忽然变得这么不冷不热起来?

    不过李总到底不是痴人,虽然初涉官场,却久经世故,人情练达,随即意识到这不是私人场合,人家不可能用在办公室和家里的态度来对待你,不然冯国富也就不是冯国富,不会身处这个万人瞩目的高处了。

    这么一想,李总也就自在多了,返身往自己的席位挪去。

    这里冯国富已经落座,端过桌上正冒热气的茶杯,轻抿一口。左右瞧瞧,主席们都已入位,一个个正襟危坐,训练有素的样子。再往台下望去,只见整个会场黑压压的,座无虚席。只有过道上有人或行或止,那是会务人员正在忙碌。记者们则早架好摄像机,台上台下,前后左右,一路扫射下来,包括主席台上方的会标和会场四周的巨幅标语,都毫无遗漏地摄入镜头。

    这当然得益于会务人员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否则会议不会这么秩序井然,庄严隆重。冯国富想起组织部年年都得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相比今天这样的大会,规模要小得多。不仅台下人少,一般台上也就两个人,一个主持人,一个报告人,另设一个发言席,发言人念完稿子,立即下台而去。不挂巨幅标语,偶尔扯一个会标,也不怎么起眼。难得有记者到场,会务人员自己动手搞点文字稿或口播新闻,发给媒体了事。这正应了有人关于会议的说法,地球上天天有人在开会,会议尽管千差万别,其实开法不外乎两种,一种开形式,一种开内容。开形式的,不讲究内容;开内容的,不在乎形式。换言之,形式越热闹的会议,内容越不重要;内容越重要的会议,形式越不热闹。

    不过有经验的人又发现,热不热闹还得看不同场合。会上热闹,会下往往冷静;会上冷静,会下说不定热闹无比。比如政协会议,会上自然热闹得不得了,可会下除了统一开餐或集体看电影,其余时间也就私下聚在一起聊聊天,摸摸牌,靠自己打发时间。组织工作会议之类却有所不同了,会上平平淡淡,会下却是另一码事,各路官员早在酒楼摆好盛宴,在宾馆备下牌桌,在娱乐中心物色好小姐,只等领导赏脸前去消受了。

    冯国富这么一走神,会议早已进入正式程序。会场气氛格外热烈,动不动就有如雷的掌声响起来,弄得高潮迭起。冯国富不可能不有所表示,也下意识地鼓着掌。说是鼓掌,其实是右手几个指头在左手掌心轻轻点着,无非给台下做做样子。冯国富觉得国人说话特别有意味,比如许多场合都少不了的鼓掌,准确说应该叫拍手或击掌,我们却习惯或钟情于这个鼓字,那比拍和击之说可动人得多。原来什么事情一鼓,就变得了不起,比如鼓舞鼓励鼓吹鼓动,谁能不为之怦然心动?前苏联时代的人就特别擅长鼓掌,往往斯大林同志在台上扬扬眉头,台下就会鼓上好几分钟。以至后来这些讲话发表和出版,里面随处都有括号标示着此处鼓掌多少分钟的说明。据说有一次斯大林同志一出现在台上,台下就开始鼓掌,由于谁也不肯第一个停下来,掌声连续响了数十分钟,仍没有停止的迹象。最后有人实在支撑不住了,两只手酸得再鼓不到一处,其他人才趁机跟着撒了手。有心人于是发现,这个最先停止鼓掌的人第二天就蒸发掉了,从此再没出现在这个地球上。

    冯国富想着这些旧事,又有热烈的掌声灌入耳朵。这回好像格外响亮和持久,都快说得上震聋发聩和经久不息了,连旁边一位副主席也鼓得非常卖力。原来是主席台正中的黄主席刚做完重要讲话。冯国富没法不受感染,不由自主地重重拍了好几下。

    这样大会小会,台上台下,鼓了几天掌,会议议程不觉已经过半。这天的小组讨论会移师政协三楼会议室进行,大家发言简短,会议散得早。冯国富见提包鼓胀得都快装不下了,顺便回办公室去卸资料。开门进屋,还没立稳身子,有人自后面跟了进来。

    原来是李总。冯国富一边伸手掏着包里的资料,一边说:“李常委怎么知道我在办公室里?”李总说:“咱们经济界别的讨论会放在五楼会议室,我喝多了茶水,出来方便,见冯主席办公室开着门,进来瞧瞧。”

    冯国富哦了一声,问道:“做常委的感觉怎么样?”李总说:“感觉挺好的,就是一天坐八九个小时,屁股受不了。”

    冯国富看一眼李总,说:“像你们做老板的,在外面走的多,坐功自然不比我们这些常年坐办公的,真难为你了。”李总笑道:“难为说重了,这么好的机会,换了人家,想难为还难为不上呢。”冯国富说:“看来你还挺乐意参加这种会议似的。”李总说:“是呀,收获还不小。”冯国富说:“什么收获?”李总说:“比如可结识不少朋友。”

    这倒也是,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想在会上认识些人,得天独厚。

    冯国富还以为李总真是顺便进来瞧瞧,表示一下客气,包清理好后,便提到手上,准备走人的样子。李总却仍站着不动,说:“这次会上我新认识了几位常委,还算谈得来,一起多混得几天,彼此也就变得随便起来。见我是办公司的,以为我的钱多得没地方放,几次提出要我请客。我又没有义务请他们,所以还在犹豫。倒是一直有心想请请冯主席,如果冯主席肯赏脸,我就订一桌,让他们来作陪,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李总绕了个圈子,原来是这么个意图。冯国富心里明白不过,李总嘴上说是请你,叫那些常委作陪,其实他要请的常委一定是权威部门的重要领导,光凭他李总,暂时还不一定请得动,才来找你冯国富,好打你的招牌。冯国富也没说破,反正你这张招牌只那么值钱,他爱打就让他打去,何况吃顿饭犯不了错误,也就答应下来。

    冯国富猜得一点没错,李总确实是这么个想法。他办公司的,好多事情都要打理,却费这么大劲做上这个政协常委,其真正目的还不是想通过这个途径,能跟职能部门的人走到一处,以后遇事容易摆平?此刻得了冯国富的话,李总也就高兴得怎么似的,屁颠屁颠走了。然后以冯国富想跟大家聚聚为由,一个一个前去邀请应该邀请的人。

    果然一听冯国富的名字,这些人不怎么好推辞,不折不扣应承下来。李总事先就摸过底,这些人过去没有冯国富的照应,也不可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上,如今冯国富虽然离开了组织部,他们的注意力早转移到新贵身上,没有心思和时间再往旧人身边靠,可有机会跟冯国富一起吃顿饭,减轻点心头的愧疚,又何乐而不为呢?又是在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常委跟政协副主席多接触接触,名正言顺得很。

    聚餐地点定在新开业的金龙大酒家,包厢很豪华,高档设施齐全,还带卫生间。冯国富赶过去时,各路神仙已先抵达。究竟论级别,冯国富比他们都高,自然没有级别高等级别低的理。进门后,冯国富一眼扫过去,发现该来的都来了,诸如工商局游副局长,税务局贾副局长,农业局冒副局长,环保局伍副局长,质量监督局龚副局长,公安局于副局长,农业银行龙副行长,都是李总办肥料公司要抱的佛脚。为什么这些人头上都顶着一个副字?原来职能部门的正职一般是人大代表,重要副职才做政协常委。不过对于李总来说,副职负责部门里的具体事务,有时比正职还要管用。

    见冯国富迈进门来,各位都纷纷起身跟他打招呼。贾副局长坐在门口,先抓到冯国富的手,说:“冯主席,您老人家终于来了。”冯国富说声:“各位都在,我能不来吗?”睁眼细瞧对方,发现这个贾副局长印堂泛光,双颐发亮,暗想这家伙从前在人大任财经委副主任时,总是一脸的晦气,每次上门找你,眼角都留着白色的眼屎,鸡粪一样。谁知做上税务局副局长两年没到,便换了个人似的,气宇轩昂了。

    紧挨贾副局长的是游副局长。他满面春风道:“都说如今的领导官越做越大,年龄越变越小,冯主席您显得好年轻的,用的什么养颜术?”冯国富说:“你别逢人减岁,看猪增肥。”大家闻言都笑。这姓游的原来做过两年副县长,后受人排挤,年纪轻轻当了调研员,行政级别提了半级,却变得手无寸权,觉得受了天大委屈,见人不是骂朝天娘,就是诉苦。后来托关系找到冯国富门下,冯国富考虑他后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实在不想理睬他,送的红包礼品通通给他退了回去,急得他两腿一软,咚一声跪到冯国富前面。男儿膝下有黄金,冯国富受之不起,心里一软,设法将他弄到工商局做了副局长。

    接下来是龚副局长。龚副局长的肚子挺得老高,不想他的调门更高:“老领导,我真想死您了!”冯国富说:“死不得,好死不如歹活着。”大家说:“冯主席还是这么幽默。”这姓龚的原是部队复员回来的正团级干部,开始被安排在文化局做党组副书记,却连副局长都不是的,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他头上,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打瞌睡。慢慢弄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跑去向冯国富汇报思想时,说话像是蚊子叫,你扭着脖子,偏过耳朵,也没法听清他说什么。谁知在冯国富作用下调去质监局后,嗓门竟变得这么粗重了,像练过美声似的。

    接着又跟其他几位常委握过手,不免又是一番调侃。他们嘴上动听,左一个老领导,右一个冯主席,好像对你尊敬有加,实际上这种尊敬已大打折扣。过去他们跟你说话时,有意无意都带有几分敬畏,哪里这么放得开?即使偶尔打打趣,也是有所顾忌的。看来仅有尊敬是不够的,尊敬背后没有了敬畏,这尊敬便显得太没份量。

    冯国富跟各位见面的当儿,服务生得了李总女秘书小魏的吩咐,开始端酒上菜。酒是五十多度的酒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