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帝领着大军日夜兼程朝大同府去,一路上招募民兵,募集粮秣,八月二日抵达大同府时,终于筹集了大军足以支撑三月的粮草,号称五万的禁军也终于满编。
随着援军的到来,大同府的军民都松了一口气,俺答兵兵临城下已一月有余,虽然他们据城坚守,但城内缺少粮秣,俺答兵又在城外掳掠,大同府得不到补给,城内已经民心动荡。承平帝的到来恰似注入了一剂强心药,城内的百姓顿时又生出了希望。
然而,大同府的新任总兵心里却七上八下,承平帝毕竟是个年轻的皇帝,从未打过仗,上过战场,这个年轻皇帝的到来真的能改变目前的局面吗?还是,将形势变得更加糟糕。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皇帝亲临,必定为主帅,没有战斗经验的主帅,形同一盘散沙的各府驰援镇兵,还有临时组成未经过军事训练的上万禁军,这一切加起来,怎么不让人担心?再加上,皇帝在大同府的安危,可都是他身为大同府总兵的责任。皇帝一旦在大同府出了什么差池,他林怀安的项上人头只怕要落地了。
新任的大同府总兵林怀安自打听到承平帝御驾亲征以来,他就没过过一日舒坦日子,着急上火嘴上都起了好几个大燎泡,一碰就痛,连饭都吃不下。心里直埋怨,当初在广西府任指挥使的时候,费了老大力气打通关节,想要调动,谁知调是调了,却放到了大同来,名义上是升了,可这命能不能保住还两说,命若没了,升官又有何用。
听闻承平帝的开路军已快到大同府城下,林总兵打起精神正准备点齐兵马,出城迎接,就听见有士兵来报,说俺答兵退了。林总兵赶紧上了城楼,远远望去,果然,围困大同府数月的俺答兵不见了踪影。
林总兵喜上眉梢,大同府解了围,他这个总兵总算是能继续当下去了。一边又派哨兵前去打探俺答兵的动向。
原来,俺答兵在大同府一带数月,早已将周边村庄洗掠一空,俺答兵素以速度著称,因为他们的粮草辎重多从当地掠取,没有负累。如今大同府周边已经洗掠殆尽,粮草无处可获,加上承平帝带领着大批援军的到来,俺答汗知道大同府必定攻不下来,于是带兵东撤,一路烧杀抢掠,朝宣府去了。
承平帝在路上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一边拍人急驰宣府,十万火急,通报俺答兵来犯的军情,一边下令大同府内各驰援镇兵,火速回各驻地,以防俺答兵突袭。
承平帝的军队,只在大同府城外休整了一夜,第二日,顺着俺答兵东撤的方向,追了上去。
过了大同府,往东只见一路上村庄凋敝,空无人烟,俺答兵早已将这些地方洗掠一空,只留下破败残垣,满地尸首和见着军队便如惊弓之鸟的老百姓。秦军上下,无不恨的咬牙切齿,承平帝下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赶在俺答兵到达宣府前,拦截下俺答兵。
却说由俺答汗带领的这三千俺答兵,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以吹枯拉朽之势直逼宣府,谁知,却在兴和守御所受阻。兴和守御所和开平卫乃是宣府坝头防线的东西两个战略支点,一左一右,互为一体,首尾呼应,拱卫宣府安全。俺答兵在进入宣府地界时,先遭遇了兴和守御所的阻击。
兴和守御所和一般的卫所不同,归宣大总督处直接调度指挥。这就有必要说一说大秦的军制,当时的大秦,从京师到郡县,都设立卫、所,这些卫、所分别由各省的都指挥司调度,而各省的都指挥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大同、宣府这一带由于直面北方防线,独自设立了一个宣大总督,来总管大同、宣化这一片的军务。兴和守御所便单独由宣大总督处管辖指挥。
而兴和守御所之所以能抵挡俺答兵的进攻,其实全靠一人,此人名为孙剑英,孙剑英自幼家贫,因父早亡,靠其母杨氏缫丝和亲友资助,拜师于当地名士习武,文宣二十年,参加全国武举会试,获第五名武进士,深受当时的兵部尚书现如今的宣大总督赵伯伦的赏识,当时就被认命为正千户,驻守兴和守御所。
兴和守御所镇守乃是新宁伯谭忠,谭忠曾多次和孙剑英讨论军事方略,每每为其折服,并将兴和守御所的士兵都交与孙剑英训练,归其节制。果然,在孙剑英的训练下,兴和所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