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留在迁安城那就是放虎归山,带他们上路恐怕又不是太方便。而且现在整个蓟镇的粮草都很紧张,虽说联军经过补充现在粮草充足,但考虑接下去可能很长时间内得不到补给,也得省着点用,把珍贵的粮食给这些人吃,似乎有些浪费,所以孟威才有此一问。
秦书淮不假思索地反问,“你说怎么办?”
孟威看秦书淮脸上阴沉沉的,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说了句,“末将知道了。”
若是以前他可能会犹豫,但是这么多仗打下来,孟威的心也早已比铁还硬了——因为他看到的敌人,也从来都不讲什么“仁义”的。
在大军出发之前,孟威带了两千人杀气腾腾地冲进关押战俘的几处临时牢地,二话不说展开了屠杀。
不到一刻钟,近五千双手被缚、手无寸铁的战俘就被杀干净了。不过按照秦书淮以往的做派,孟威还是留了二十来个“纯种”的鞑子,让这些鞑子活着可以让联军摆摆“投降不杀”的架势,是用来劝降、打心理战的。
跟秦书淮久了,孟威也就知道秦书淮的套路了。
随后,大军立即出发,赶往第一个目的地,永平。
对于永平的八千鞑子精兵,秦书淮的想法原本是不管他,直接绕过去,然后派人监视,如今他们出城尾随过来,那就埋伏他们,把他们吃掉,这么一来又省时又能少耗兵力——毕竟埋伏总比攻城要少消耗兵力。
不过祖大寿、何可纲、张啸等人立即提出了疑问,那就是如果不理他们,永平的八千鞑子在看到联军大军原路返回了,很可能会马上放弃永平去迁安或者直奔三屯营,这样不但丧失了歼灭他们的好机会,还可能会把大军的去向告诉三屯营,三屯营再快马去通知各处鞑子,那就达不到奇兵的效果了。
他们虽然提出了疑问,但还是以为秦书淮这么做肯定有其他的用意——毕竟侯爷“用兵如神”,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所以这些人都看着秦书淮,希望他能给大家释疑。
秦书淮就尴尬了,自己哪有什么其他的用意?完全就是想当然了好么?现在手上兵不多,作为一个屌丝,没钱的时候想怎么省钱,没兵的时候就想怎么省兵,结果把自己绕进去了,说出了这么个不经大脑的想法。
说白了,作为一个明史和战史的双料爱好者,他凭着对这个朝代各个历史重大事件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有时候灵光一闪确实可以想出惊艳世人的策略,但论行军打仗,他跟这些将领还真没法比。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几乎所有战役他都只定大方针,从不直接指挥军队,大多都是自己提剑上阵,充当一个“勇夫”。就算最近他亲自上场的时间少了,他也只是“坐镇”,具体指挥还是交给专业的将领来。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他还是假装淡定地思考了下,然后说道,“既然大家都想先取永平,那就这么办吧。嗯……应该不影响大局。”
说的好像是为了迁就大家的想法才改变了策略一样。